首页

女主调教视频两天一部

时间:2025-05-24 05:33:49 作者: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成绩单”亮眼:向未来加“数”奔跑 浏览量:21518

  中新网武汉5月6日电 题:武汉一高校教师以非遗为媒讲述湖北“知音”故事

  作者 马芙蓉 郑婷

  “非遗是我在湖北遇到的知音。”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副教授南美灵近日受访时表示,期待通过她的作品,让更多人走进湖北,感受绚丽多姿的荆楚文化。

  今年1月,湖北面向全球公开征集“知音湖北,遇见无处不在”文旅形象标识(LOGO)作品,南美灵向组委会递交了作品。

南美灵介绍她设计的LOGO作品。  马芙蓉 摄

  “黄鹤楼是湖北名片,李白在黄鹤楼题诗送别知音孟浩然的故事家喻户晓。”设计过程中,南美灵以李白、孟浩然、黄鹤楼等元素构建“知音”造型,“其中特别融入剪纸技艺,寓意我与湖北非遗相遇相知的故事。”

  今年43岁的南美灵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自幼爱好缝纫与服装设计。2005年,她赴韩国仁川大学攻读服装设计专业硕士、博士,并于2013年入职武汉纺织大学。

  作为荆楚文化发祥地,湖北孕育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实践中,黄梅挑花、武汉汉绣、红安大布等非遗魅力,深深吸引了南美灵。“第一次见到阳新布贴,是当地妇女用碎布角为孩子制作吉祥纹饰服装,让我想到小时候妈妈给我做衣服的情景。”她回忆说。

  2019年,南美灵加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武汉纺织大学)。多年来,她参与民间绣活(阳新布贴)传承人研修班、荆楚民间刺绣研修班、荆楚纺织非遗研培等项目,致力于培养非遗传承、发展、创新的设计人才,并开展服装、饰品、家纺等设计实践。

南美灵融入非遗技艺设计的婚庆系列汉绣作品。(受访者供图)

  以元青布作底,利用挑花技艺制作的现代童装;以汉绣戏剧服装中常见的海水江崖纹为主体装饰图案,糅合缠花、布贴等技艺设计的婚庆系列用品;用红安大布、鄂州华容土布织成的桌旗……在南美灵与研修班学员努力下,一批非遗创新成果走入寻常生活。

  “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值得向世界推广。”南美灵多次携非遗创新作品赴韩国交流。2023年,她带去15套以武汉汉剧戏服为灵感设计的服装,参加韩中日纸质时装秀,这些作品既有植物染色、剪纸等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又有激光切割等现代科技应用,获得不少关注。

  经南美灵牵线搭桥,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美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师生也走进韩国,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服装融合创新成果。

  在湖北生活11年,南美灵已将这里视为第二故乡。“湖北是知音故里,文旅资源灿烂多姿、深厚兼蓄。”她说,希望大家多来湖北走走,遇见无处不在的缘分与惊喜。(完)

【编辑:付子豪】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东部战区发布动画视频《勒》

随着音乐响起,参赛选手和裁判员代表为全国跳绳爱好者带来一场花样跳绳视觉盛宴。表演者们列队整齐、精神抖擞,整个表演场面壮观、精彩纷呈,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

市场监管总局集中曝光十起民生领域违法广告典型案例

为响应联合国大会通过的《2024—2033年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十年》决议,回应共同关切,2024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以“提升科学素质 赋能共同发展”为主题,关注公众科学素质领域全球议题和发展方向。

杭州市住保房管局:杭州购房即落户系片面解读

当日,高新区(滨江)国际传播中心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浙江中心、浙江分社新闻发展中心、杭州国际传播中心、杭州国际网络传播中心共建签约,将充分发挥媒体线上线下、海内海外的立体矩阵优势,借力“名记者”和“洋主播”等传播资源开展对外传播。

第六届冀台太极拳交流会在邯郸举行

后来,敦煌研究院专门组建了以青年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文物数字化保护团队,开启自主实施数字化保护的历程。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俞天秀介绍,团队共计110人,主要由“80后”和“90后”组成,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到61%。

2023年黑龙江文旅领域投资85.76亿元人民币

广州11月19日电 (记者 蔡敏婕)广东交通集团所属深汕西高速改扩建项目19日发布消息称,深汕西改扩建项目主线最后66.8公里通过交工验收,项目全线146.1公里高速公路具备八车道通车条件。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